徽州建筑,多少美麗?多少遺憾?(上)
            來源: 黃山市徽州天成工貿有限公司    時間: 2020-12-15  瀏覽次數:1082  
            時間: 2020-12-15  瀏覽次數:1082  

            徽州建筑,究竟有著怎樣的過往,又將魂歸何處?追根溯源,便要從千年前開始講起:

            轉自“星球研究所”(https://www.toutiao.com/i6905963079431979532/)


            01 一方凈土

            西晉末年,經歷永嘉之亂、五胡亂華的中原,淪為戰火彌漫的地獄,《晉紀》、《晉書》記錄了當時的慘狀:“中原士族十不存一”!

            為了躲避戰亂紛爭,中原地區同宗同族的人們,一起抱團取暖,共同向南方遷移,他們急需一方凈土,安身立命。

            新安江、樂安河等眾多河流,奔瀉其間、哺育生靈,氤氳的水汽在山間繚繞,宛如仙境。

            有山的屏障、水的滋養,于是,這里便成為,庇護先祖們的一方凈土,被后世稱之為:徽州。

            而后,唐代末年的黃巢之亂,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,等幾次大戰,中原的強宗大族,紛紛來此求生避難。不過遷居之路,并非一帆風順,徽州山水秀麗的另一面,是山地遍布、平原稀少,人們在北方居住的四合院,在這里沒有充裕的平地承載,施展不開。


            而當地土著建造的干欄式建筑,即底層架空、二層居住的“樓居”,雖然適應南方的自然環境,但是全家老少的生活起居,都要擠在同一個房間內,多有不便。


            面對種種難題,移民們何以安家?


            02 一家一戶

            在人們安居樂業的渴望面前,沒有什么難題不能被攻克,既然兩種建筑形式,都不能滿足居住的需求,那便進行一場,南北建筑大融合!

            首先,是建筑內部結構的融合,干欄式的建筑結構為“穿斗式構架”,構件較小、節省木料;四合院建筑結構為“抬梁式構架”,其內部的使用空間,較為寬敞。

            (穿斗式與抬梁式對比示意,檁條直接放置在柱子上,再用穿枋和斗枋連接為一個整體,是為穿斗式;柱上放梁,梁上架檁,柱子將梁層層抬起,是為抬梁式,制圖@王申雯/星球研究所)

            人們吸取兩方的優勢,在廳堂等重要空間,以抬梁式構架為支撐,在兩側山墻、臥室等次要空間,替換為穿斗式構架,一種新型的建筑結構:“混合式構架”就此誕生!


            其次,是附著于結構之上的,建筑形式的融合,移民們參照當地,干欄式建筑的“樓居”形式,將原本平鋪在地面上的,四合院建筑抬升為2-3層,一般來說,一層中間布置廳堂。

            (宏村承志堂,徽州的廳堂一般題有堂名,掛有代表家訓的對聯,正中供桌上的銅用來正衣冠,用來計時,往往用來放主人的帽子,有帽子表示主人在家,最重要的是寓意終生平靜, 攝影師@阿呆)

            兩側布置長輩或屋主的臥室,二層布置晚輩或女眷的臥室,如此一來,既能適應地狹人稠的山地環境,又能將家庭成員的空間分開。

            (婺源篁嶺民居中的二樓臥室,被用作婚房,徽州民居其實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形成過程,明代的民居二樓為廳堂,稱“樓上廳”,更多的保留了干欄式建筑的特色,清代的主要廳堂則由二樓轉移到一樓,攝影師@鄭哲文)


            頂層的樓板處,還可以挑出木條,形成曬場,大大減少了占地面積。

            (篁嶺民居的曬場,攝影師@李文博)


            而臥室、廳堂等空間,又因襲四合院的布局,在建筑之中圍合出一方院落,干欄式建筑的“樓居”形式,讓其在視覺比例上,顯得幽深窄小,人們形象地稱之為:“天井”。

            (雨天中的天井,攝影師@方托馬斯)


            這種新型的院落,又被人們賦予了新的內涵,天井內側的二層,修有一圈座椅,上面雕花綴朵、鏤空纖巧,是為飛來椅,在樓上生活的女眷,常常在此休憩憑欄,座位的弧形欄桿靠背,因而被稱之為:“美人靠”。

            在雨天,雨水順著四周傾斜的屋頂,匯入天井,是為“四水歸堂”,寓意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,不知從前是否有佳人,倚著美人靠,靜默聽雨。

            (美人靠,圖片來自@匯圖網)



            第三,是建筑外貌的融合,干欄式建筑普遍,2-3層的外墻高度,迫使單層的四合院大門,從原本獨立的建筑體,淪為高墻上附著的“貼片”,是為門樓。

            四合院中的,垂花門、八字影壁等,不同建筑樣式的門,通通以磚雕的形式,成為外墻的一部分,甚至于整塊牌樓,都能“貼”在外墻上。

            正所謂:“千金門樓四兩屋”,門樓作為屋主人,財富與身份的象征,是為房屋的重點裝飾之處,門樓上的磚雕,也往往細致繁復、爭奇斗艷。一幅雕刻完善的門匾,從近景到遠景,一般有7-8個層次之多,堪稱巧奪天工。

            (牌樓門,攝影師@熊可)

            門樓兩旁的石鼓、石獅,石雕也是精雕細琢,室內的木雕裝飾,更是一絕,比如:兩頭雕刻流云飛卷,彎彎如月的,月梁

            月梁,攝影師@小虎牙)

            徽州民居中特有的元寶梁

            (元寶梁,攝影師@李文博)


            還有斗栱、窗扇,甚至是腳邊的門板,房屋內部從上到下,所有木質的部分,均可雕飾,令人嘆為觀止。

            (盧村木雕樓,攝影師@聞郊)


            木雕與之前講到的,磚雕、石雕,并稱為“三雕”

            人們雕刻的題材:動物如龍、鳳、麒麟、龜、鹿、喜鵲、蝙蝠、植物如梅、蘭、杏花、竹、菊、松柏、海棠,場景如耕種、砍柴、放牧、狩獵、宴飲,文字如福、祿、壽、寶,······,這一切都寄托著人們美好生活的愿望。

            宏村承志堂的木雕《百子鬧元宵》,攝影師@李文博)

            當初避禍而來人們,不僅在此安家落戶,還將生活經營得有聲有色,從結構到面貌,這種由內而外的建筑融合,讓移民們成功地創造出了,屬于自己的居所。

            (后續請看 “徽州建筑,多少美麗?多少遺憾?(下)”)

            CopyRight ? 2019 黃山市徽州天成工貿有限公司   皖ICP備13015201號-3   皖公網安備 34100402000219號   技術支持: 中国农村少妇真实BBWW,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,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,黄色亚洲av,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不断,中字无码高清在线,欧美色道,亚洲纯肉操操美女,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,丰满老寡妇性饥渴视频